深藏于“名医”心里的种子,在行医路上开出治愈的花发表时间:2024-01-02 10:35 2023年“中国医师节”前夕,广州公布了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评选出的首届“广州名医”。这些从医生涯超过三十年的专家,多年来扎根医疗领域一线,为人民的健康筑起一道道牢固的防护墙。 8月2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广州市新闻发布厅召开首届“广州名医”媒体访谈会。现场邀请了5位广州名医,共同讲述自己的“医路”经历。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陈凌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光学系主任卓业鸿、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向定成、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管委会主任陈敦金。 “广州名医”媒体访谈会现场 陈凌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 陈凌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 一场“不眠之夜”的守护 见证一次生命的奇迹 从医37载,陈凌武总会想起27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还是主治医生的他,刚做完一台比较大的肾移植手术。该病人因为有多种基础性疾。跚扒榭鑫V。因为多年的血透,导致病人本身身体状况交叉,心肺功能不全伴随尿少,很容易引起心衰或者肺功能衰竭。当时,很多医生看到这种情况,觉得病人很难熬过那天晚上,所以给他做了很多辅助治疗。 “我们就守在那里,守了一个晚上,通过观察他的尿量不断调整药物进入的速度。经过一个晚上的细心照顾和调整,病人熬过了那个晚上,几乎难以挽救的病人熬过来了,我觉得太难得了。” 陈凌武感慨,如果不经过多学科,多位医生的守护和努力,病人很难熬得过来。第二天,同事回来交班的时候看到病人好转感到十分惊讶与欣喜。“他们的眼神对我是非常大的激励,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这种情况胜过任何奖励或者荣誉。” 陈凌武认为,只要医生细心照顾,一心为病人,病人一定可以熬过这些难关。 近些年来,陈凌武一直收治疑难杂症的病人,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每一次的手术成功,患者发自内心的感谢都促使他不断进步和成长。“如果我们真正为病人着想,付出更多智慧和关爱,一定能够给病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戎利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 戎利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 细节见温度 一句 “医生,你真好!” 触及内心 行医30多年,戎利民经历了各种救治病人的场景。他分享了20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在医院急诊接受治疗的经历。“在等医生的时候,我躺在手术台上,这次视角不一样,看到的是天花板和无影灯,虽然这个是我每天工作的地方,但是躺在那里,我感觉到特别紧张。”据他回忆,当天晚上医院急诊人很多,护士也很忙。一名护士走近手术台时,关心他冷不冷后还帮忙盖了一条被子,并安慰称医生马上来了,那一刻他感到十分温暖。 “我作为一名医生,到每天工作的地方都会感到紧张,何况是一位普通的患者进到手术室呢?”正因如此,戎利民常常提醒身边的医护人员,给病人看病,关注对方的心理是非常关键的。“我和我的团队说,我们每天都做手术,是常规的工作,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对病人、病人的家属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是人生大事,所以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你的每一台手术,还要和病人、病人家属好好沟通,这样他才会感受到你重视他。” 这么多年来,戎利民一直关注医学人文,他时常和他的学生分享一个病例故事。戎利民经:脱灯鹎咨砭囊患事。有一次,他在出门诊的时候遇到一位年过六旬的阿婆,一进门就说“医生,我腿痛。”通过观察阿婆的表现、阅读病历记录,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戎利民几乎立即断定她得了退行性关节炎,但他还是耐心地听老人诉说自己的不适,解答她关于“怎么吃,怎么休息”的疑问。待老人讲完后,他又为她做了简单的体格检查,迅速写下诊断。“我都一一回答她,一边写病历,一边看她一眼。”当为阿婆做完这一切,阿婆临出门时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医生,你真好!”多年后,这段经历依旧让戎利民十分感慨。 “我们医生在诊疗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是一个科普的过程,让她对疾病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戎利民指出,“2030健康中国”战略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医生在诊疗过程当中,本身就可以提供健康的宣教。“我们接诊病人的量很大,但其实你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让病人感觉到你重视他就可以了。” 卓业鸿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光学系主任 卓业鸿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光学系主任 我们是病人“最后的希望” 要为患者解出最优解 许多病人都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作为求医的“最后一站”。卓业鸿在分享中提到,病人们常常是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这里。“青光眼是致盲的,有些病人到晚期还没有完全盲,残存一点视力,这个时候对病人来说肯定是想保住他剩下的一点光明。” 当卓业鸿还是副教授的时候,一位安徽的50多岁农民辗转来到他的诊室求医。他告诉卓业鸿,之前到上海的医院就医时,医生告诉他:太难了,你到广州去。“如果我不帮他,这个患者最终的结局就是会在半年内失明。所以我还是和他沟通清楚,有风险我们一起面对,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做了有什么风险,我们怎么避免,这也是一个人文关怀。”通过术前术后的缜密分析,最终通过青光眼手术成功将患者的视力保存下来。这位病人在出院的时候抱着卓业鸿又哭又笑,此后逢年过节都会送上祝福。“现在我们都有联系,他的小孩子结婚、生小孩这些喜事都会和你说,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由这个案例,卓业鸿认为,如果全国各地有初步的青光眼诊断能力,基层医院也能够意识到这个方面的重要性,就可以减轻很多家庭、社会的负担。于是,卓业鸿带领团队在这几年极力推动青光眼的专科联盟,希望通过专科联盟建设,将优质诊疗能力的资源下沉到基层医院,希望可以做到青光眼的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向定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心内科主任 向定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自叹“你好无能啊” 监护室逝去的生命 决定搭建心梗救治体系 如今,在各大医院都可以看到“胸痛中心”的标识,在这里,急性心梗患者的诊断和救治可前置到120急救车抵达的那一刻,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挽救生命。在过去,全国没有一家胸痛中心,急性心梗患者从发病到被送往医院确诊、救治,往往需要数个小时,错过救治黄金时间窗而失去生命、亲人生死两隔的憾事常常上演。 2011年,全国首个基于区域协同救治理念的胸痛中心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现南部战区总医院)建立。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向定成是推动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力量。 在现。蚨ǔ煞窒砹艘恢贝嬖谟谛牡囊话选霸砍住薄细鍪兰湍┢,县医院送来一位年仅45岁的患者,他是一个工厂的老板,事业成功,但应酬很多。在一次大量吸烟的情况下出现了剧烈的胸痛和胸闷的症状。尽管患者在发生不适的一个小时内就到县医院看。欢匾皆夯私礁鲂∈辈湃氛镄募」K,此后又花了将近3小时才转诊到南部战区总医院,此时黄金救治时间窗已经错过。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仍然未能挽回这个病人的生命。 “当他在监护室去世的时候,年仅8岁的女儿死死抓住爸爸的遗体,护士长和医生几个成人都很难把她的手从她爸爸的胳膊上分开。”作为见惯了生死离别的心脏科医生,向定成当时都不忍心在现场待下去。“作为当时的心脏科医生,我觉得真的好无能,不能把如此鲜活、如此年轻的生命留住。” 痛定思痛,向定成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这源于国内落后的心梗救治体系,小医院技术落后治不了病,大医院流程繁复耽误时间。他提出要建立一个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并于2011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区域协同性的胸痛中心急救模式。经过几年的艰难推动,全国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医院,包括大学附属医院、省市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都复制这一模式,并得到了国家认可,建立了中国的认证体系和质控标准。目前,全国5600多家医院已经建立了胸痛中心,使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从胸痛中心时代之前的10.1%-12.4%下降到当前的3%-4%。 “这是我们过去几代心血管人想解决的问题。这个病例是我终生难忘的病例,也是对我们整个急救体系有贡献的病例,我愿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尽管有点心酸。”向定成在分享的最后表示。 陈敦金 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管委会主任 陈敦金 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管委会主任 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中 为重症孕产妇“保驾护航” 陈敦金大学毕业后就去了新疆,在新疆工作了将近10年。他分享了在援疆喀什的一次经历。在饭桌上,医院院长告诉他,有一个病人在开车需要一小时的县医院正在接受手术,“他告诉我在手术台上下不来了,问我能不能去一下。”陈敦金立刻前往,并问在场有没有医生可以跟他一起做这台手术。当时有一位医生说:“我可以上手术,但是我没有做过,我可以给你帮忙。”在现。露亟鹁屠×礁鐾饪埔缴黄鹱鐾炅耸质酰⑷〉貌淮淼慕峁。 这个病例给了陈敦金很大的触动。为此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孕产妇救治中心,也在国内最早(20年前)开展了模拟演练和模拟培训。如今,他的团队每年都会和他一起去新疆和西藏,主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基础能力水平,让当地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处置。在陈敦金看来,孕产妇死亡率高与低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这些年来,新疆孕产妇死亡率和全国一样下降了许多。“我也希望其他的媒体能够关注我们的老少边穷地区,我们其他学科也能够关注中国的老少边穷地区,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医疗这条线上大家都不落下队伍,真正为我们的老百姓做一点事。”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0000,降低到2021年的16.1/10000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陈敦金表示,二十大提出中国的人口应该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性降低,整个分娩安全要得到保障,并且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要明显降低。“这是我们做产科群体医生后面应该要做的工作。”陈敦金介绍道,他带领团队提出了筛、防、诊、治、研、用一整套方案,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尤其是在降低专病的孕产妇死亡率,比如产科性出血,比如妊娠期高血压,这些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