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在红楼梦里面的性格特点是凄美,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泛无趣、了无动人之情了。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
林黛玉在红楼梦里的主要事迹有黛玉葬花,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在《红楼梦》中是最经典的片段之一,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对这一段过目不忘。
林黛玉性格分析加事例 扩展
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父母钟爱,比较任性。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
出于她和贾宝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
林黛玉自尊敏感的事例:
1、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2、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